2)第九百零六章 生不逢时比做鬼更惨_重生迷醉香江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识的.

  可是卧龙还是老道,他说:“哎呀,一定又是什么高guan子弟犯罪,找人做替死鬼.三更半夜才分辨不出谁是谁嘛.”

  呵呵,大明朝固然残暴昏庸,但是这脸面还是要一点的,犯众怒之事还是得偷偷做.

  “钱财送你上黄泉路,有仇不要找我报,与我无关,与我无关.”狱卒不停的念叨.

  再回到影片开头那翻滚的血红色绸缎,就似这喧嚣的事,永远起伏,永远不平,仅仅拯救一个小倩,还是无法逃脱“西绪福斯”被审判的宿命。

  就在影片第五十九分钟的时候,最恐怖的声音出现了,那是普渡慈航的仪仗队所奏出的梵音.

  这个慈航就是这血红绸缎背后的黑暗力量,食人嗜血的“慈悲”脑控.

  只是千户一介武夫,以及清风的父亲这样肤浅的朝廷官宦是无法省察这一切的,所以才有了下面一幕。千户把剑架在清风父亲的脖子上,后者不以为惧:“所谓国之将亡,必有妖孽.”

  千户虽效命朝廷,但还是一个识大义的侠客:“我见各位视死如归,才知各位忠君爱国,虽然我们政见不同,但是我愿助各位一臂之力.”

  侠客往往身手与智慧并重,但是千户出身武夫,点滴的智慧,终还是不彻底的,所以才会去求助“普渡慈航”,最终也为自己招来杀身之祸,虽血战到底,自问“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但也仅此而已,只似一只流星划过乱世危局的夜幕.

  影片开头唱得好“妖与魔都说自己好.”

  当今的所有乱象其实都是以往一系列未解决的历史事件的下半场而已,血色红绸的翻滚中,没有人是孤立的.

  普渡慈航的仪仗,鲜花铺路,不染红尘,以佛理言,著相至如此地步,实入魔道深矣.

  人间都是凡夫,佛不会以声香味触法的形式见世人,而人们又习惯建造偶像,制造偏见,所以地狱就上升.

  普渡慈航就是地狱的使者,看他怎么说的:“当今,实在太多人是非不分,对朝廷不满,实是不知国情,就让本法丈替朝廷安抚一下这些忠义之士吧。善哉,善哉.”

  尽管是一派胡言,可是令人绝望的还不是这些,当清风的父亲跪拜在慈航面前:“犯官礼部尚书傅天仇拜见法丈大人.在下身陷冤狱,心怀国事,素闻法丈慈悲,望助皇上重整朝纲,普救世人.”

  武夫看不透的,这饱读诗书位极人臣者一样被“忠君爱国”这样的虚与伪蛇之辞所迷惑.

  慈航说:“善哉,善哉,你们杀气太重,快点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身为真正的罪恶之渊薮,所有杀戮者的开场白都是类似的.

  厚颜无耻,全无心肝.

  讲口碑,第二部是有些比不上第一部的.

  从电影的内容上来说,第二部和第一部几乎毫无关系.

  但“人间道”三个字确实画龙点睛之笔,点出了这部电影的真意.

  第二部叙述的不是妖魔鬼怪,而是实打实的人间之道.

  电影里的诸多zhengzhi隐喻,精彩得让人叹为观止.

  再联系上黄霑创作,张雪友主唱的主题曲《人间道》,仔细品味歌词,只觉《人间道》活生生便是一部中国古装版的《V字仇杀队》.

  如果蒲松龄还在生,他应当会更喜欢第二部多于第一部,第一部虽然精彩凄美,但聊斋的骨肉魂魄不是才子女鬼的爱情故事,而是托古喻今,借妖魔鬼怪讽人间之世.

  从这个角度,《人间道》尽得蒲松龄三味。“料应厌作人间语,爱听秋坟鬼唱诗”的蒲松龄若是泉下有知,只怕也会亲身还阳,也会买票来捧徐可程小东的场的.

  ps:昨天的章节刚发出来没多久就被屏了,解恐怕是遥遥无期了.

  。

  请收藏:https://m.asccu.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