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百六十五章 突袭与反突袭_雄霸天下之光绪大帝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的数量优势却充分体现了出来,潮水般不断涌入镇子,打退一批冲进来一批,越打越多,到了中午的时候,日军已经攻占了半个镇子,双方在各个街道、房屋、牌楼、拐角进行着激烈的巷战。

  吴长庆分别给虎山和九连城打了野战电话,请求支援,却发现两地也都在激战之中,情势危急,他不得不做出痛苦抉择。

  根据丁云桐的战术原则,近卫军需发挥火力与敌周旋,在火力无法发挥的条件下,除非没有后退余地,应该以保存有生liliang为念。目前的情况是,双方形成了近身肉搏,杀敌一千,自损八百,这是违背战术原则的,吴长庆决定暂退。

  由于去九连城的方向已经被日军堵死,近卫军就沿着几条秘密的交通壕,往虎山方向撤退。撤退的过程同样体现了近卫军的高素质,几股后卫部队,交替截击,且战且退,井然有序,不忙不乱。除了重武器来不及带走,基本没有空着手撤退的,连伤员也一个不落带走了。

  到了下午的时候,日军已经全部占领了栗子园,现场留下了四千多具死尸,其中三分之二是日本士兵。

  与此同时,据守安东的苏元春部,怕后路被断,也放弃了阵地,撤到了九连城。

  这样到了2月1日傍晚,中国在鸭绿江一线陷入非常不利的局面,鸭绿江集团军已经被分割成了虎山和九连城两大块。

  日军则攻占了栗子园和安东,佯攻部队见达到目的,也相继撤回,近卫师团进入安东,与第二师团会合,第一、第四、第五三个师团驻扎栗子园,第三和第六师团集结于安平河口。山县有朋准备休整两天之后,全军合围虎山,困死中国人。

  刘锦棠深感事态严重,这种状况出乎他的意料。按照正常的情况,近卫军如果严阵以待,日军是无法攻克栗子园的。之前双方的多次交锋已经证明了一点:只要近卫军愿意死守,日军无法攻占中国的任何阵地,无论是汉城、平壤、平城还是虎山。

  但这一次栗子园是个例外,刘锦棠放了一个整师,居然还失守了,只能说指挥官轻敌是很大的原因,但吴长庆危急之中,还能把部队整建制撤回来,作用也不能全部抹杀。

  仔细一思索,刘锦棠认为要改变战场的被动态势,只有一个办法,那就是集中所有liliang进攻栗子园,把退路打通,让虎山的部队撤回来,然后放弃这一条防线,退往辽阳一带重新组织。

  但这样做,有政治上的障碍。皇帝已经下令,一步也不能后退!如果后退,只怕舆论上很难过关,朝野必然一片骂声,到时候只怕连皇上也会承受压力。

  刘锦棠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给北京打电话。

  事情大出他的意料,皇帝只用了两秒钟,就同意了他的jihua,并

  请收藏:https://m.asccu.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