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96章 读史的意义_李二:收手吧!大唐已经无敌了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里,每一个人所看到的都不一样,而你也和所有人不一样,但无论无论如何,你都比他们那些不喜欢历史的,多见识了无数个人得一生。”

  “你见证了他们的一生,而他们也因为你的见证而存在,史书著我,我著史书,见证了这么多的人和事,你一样也是了不起的。”

  孔颖达,李二时代里有名的大汝,能让老头给他讲这么多肺腑之言实在是极为难得。

  老贾是真诚的,也是面对自己每次提出的问题讲解的最为通透的那一个。

  人家说的也的确是那么回事,史记读好,可以感受史书里人们的喜怒哀乐、感受他们那些博大的情怀。

  可以和史书里的名将征战四方,也可以跟里边的良辰为天下分忧,感受他们那波澜壮阔的一生。

  前世就是这样,五千年的历史,被古人用笔墨记载下来。

  李跃一直不明白前世为什么会有以史为鉴这四个字,现在想想,好像的确是这么回事。

  生活中。工作中。学习中、情感中很多的困惑我们都可以找到答案。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大儒嘴里说出的话是真的精彩,他老人家上课有时候房遗爱和长孙冲都会跑过来旁听。

  据说老头是很有傲气的,文人嘛,没点个性怎么行呢。

  据说老头愿意从长安不远万里先跑来马邑就是为了教授李跃。

  这事不是皇帝要求的,是老头自愿下来的,他很喜欢李跃弄出的那些东西。

  尤其是火药这种杀人的利器,据说在长安城内看到李跃的奏章后,老头先是一阵惋惜,后面便当着李二的面开始喷起了垃圾话。

  据说都是骂李靖没有教育好家里这个最小的,害的一个孩子十七岁了,字都是奇丑无比,简直有失他侯爷的身份。

  皇帝本想顺坡下驴直接任命老头等李跃回来时教导他的学习,哪知人家直接要求先去培养李跃一段时间。

  军中来了文人到底是不一样,反正李靖知道孔颖达要亲自过来教学,直接带队出迎。

  虽然老头这会只是个男爵,论位子还没李跃得高,但读书人就是这样,走哪里都要高人一等,这是必须得,更何况人家本身就很厉害。

  反正回长安的路上李靖也给孔颖达安排的明明白白,谁都知道孔颖达是儒家学者、经学家、经学家、秦王府十八学士之一,孔子第31世孙。

  师从大儒刘焯,日诵千言,熟读经传,善于词章。

  隋朝大业初年,选为明经进士,授河内郡博士,候补太学助教。

  大唐建立后,成为秦王府学士。

  贞观年间,历任国子博士、给事中、太子右庶子、散骑常侍,参与修订五礼,编纂《隋书》。

  李靖本来是想回到长安后一门不出二门不迈,就待到府上亲自教导李跃,但现在一位及有影响力的大儒过来亲自教导,这些可比他来带稳妥多了。

  别的不讲,光孔子后人的招牌打出去都得让人背后羡慕嫉妒恨一番。

  请收藏:https://m.asccu.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