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72章 第二百七十五 安排_李二:收手吧!大唐已经无敌了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代,也是名士仕与隐矛盾冲突表现得最为强烈的时期。大一统王朝一去不复返,生长于战乱年代的文人将何去何从?那些曾经的风流们又能在怎样的境界与状态之中找到自己的归宿?”

  “他们不会完全采取老庄的无为之思。中庸之举,就是将积极入世与无为之思想结合,身在山野而心向国泰民安,抑或是身在朝廷而心归于山林。”

  “俗话说小隐隐陵数,大隐隐朝市。伯夷窜首阳,老聃伏史。很多人只是缺个门路而已,如果想要做官也是完全的可以的,别的不说,我去求陛下给开一些口子,虽是闲职,但也能沾一沾名气,若是有能力,陛下考核后实职也未必不可。”

  李跃直接抛出了自己的底牌,纵观几次隐居浪潮:“天下有道则现,无道则隐。”

  每逢乱世或改朝换代,隐士就很多。除了唐代和宋代这种特殊情况。

  一些在各名山大川隐居的人,大多是为了精神上的升华而刻意苦修。多是道士和尚这类的方外之人。

  至于文人骚客,所谓隐士大多都是自己感觉生不逢时,心有不满,若是皇帝一召见,大多屁颠屁颠的跑出来了。

  李跃不是瞧不起这些人和事,只是绝大多数实际都是这样,求生活他有钱,求名声也能找李二给安排一些闲职。

  除了真的追求灵魂层面升华的人,否则李跃都能给他安排的明明白白。

  李纲看着胸有成竹的李跃有些狐疑道:“小子做这么多事?你要对他们提什么要求?”

  “很简单,那些三四十岁年轻些的教够十年,我去求陛下给讨个官做,那些年龄大的教够五年,以后我给老人做养老。”

  “就这么简单?”

  “对,就这么简单。”李跃肯定道。

  “给老夫一千贯,我再帮你去多找些人。”

  李跃点了点头,“没问题,明个就让账房给你支钱。”

  ……

  远处传来更夫报更的声音,李跃也起身告辞回去休息。

  刚才和李纲探讨了一些学院未来的发展,他感觉很是正常,但这却把李纲给高兴坏了。

  李跃感觉李纲好像真的很热爱教育事业,更发现了李跃这个项目的前景。

  或许是李跃画饼太过用力,老头竟然在晚上给他说人活到快入土,头一次自己找到了人生的意义。

  李跃听到这话也是颇为感慨,李纲历北周、隋、唐三朝,出任过杨勇、李建成、李承乾三位太子的老师,本来是件很幸福的事,等太子登基那定是高官厚禄,可惜运气极差,还被后人送了“太子杀手”的外号。

  作为经历北周、隋、唐三朝的博学之士,李纲既是幸运的,也是不幸的。幸运的是,李纲可以亲自教导未来的君王,不幸的是,之前的太子都不是可造之才。

  除了太子,李纲还辅佐过北周齐王宇文宪和隋炀帝之子齐王杨暕,这两位结局同样悲惨,宇文宪功高震主,自己和儿子全部被杀,李纲哭着为其收尸并收养了宇文宪仅留的一个女儿,大业年间李纲短暂担任过齐王杨暕的长史,杨暕结局是江都之变被乱军拉到街上处死,两个儿子被杀,仅有一个遗腹子活到唐朝。可以说李纲一生历经三朝辅佐先后三位太子两位齐王,五人全部结局凄惨,真正是运气不佳、如今能找到这么一个爱好也算是能给他的晚年生活带了一些乐趣,毕竟李跃也等着老头继续发光发热呢。

  请收藏:https://m.asccu.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