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14章 李纲的战绩_李二:收手吧!大唐已经无敌了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背锅侠,而且说得那么理直气壮。

  后面李纲大获全胜,还被提拔为尚书右丞。

  大业末年天下大乱,鄠县出现了一支起义军,首领叫何潘仁,就是后来被李渊的女儿平阳昭公主招降的那位。

  何潘仁也懂得招募人才,于是就近取材,把70岁的李纲虏获过来,逼他给自己当了秘书长。

  李渊进入关中后,李纲作为义师的一部分前来拜谒。

  两朝元老李纲前来拜见,李渊很高兴,给李纲开出了大价码:丞相府司录,封新昌县公。第二年李渊登基,又提拔李纲为礼部尚书、太子詹事。

  后来李纲重操旧业,出任东宫属官,辅佐太子李建成。

  李纲由于提出了一些反对意见,不符合李建成的心思,一条也没被接纳。

  于是老头生气了,一封辞职书就递到了李渊案头。

  不听李纲话的太子都有厄运,也或许李纲本就是“太子杀手”,李建成既杨勇之后,成了第二位被李纲“辅佐死”的太子爷。

  如今是贞观四年,李纲83岁了,孙子也抱不动了,腿脚也挺不方便,但还是被李二抬着。

  以太子少师的身份又进了东宫,这次他辅佐的对象是新主人李承乾。

  望着眼前这个传奇老人,李跃一时间有些失神。

  据说承乾一直和老头处的的不错,毕竟现在承乾还是个11岁的好娃娃,乖巧得很。

  说话都轻声细语的,根本没有一点性情大变的迹象。

  李跃正在走神,却被一旁案几的承乾戳了一下。

  “李跃,先生问你课业呢,你都发什么呆呀!”

  “蛤??”

  李跃回过神来见老李纲正笑嘻嘻的望着他,随后又重复了一遍刚才说的话,“李跃,老夫早就在朝堂上听说你是高人子弟,行军打仗计算粮草更是张口就来,陛下说你有一身不出世的才学,只是不知你经学掌握的如何?”

  “啊这……”

  李跃尴尬了起来,经学,是研究儒家经典,解释字词含义,阐发其义理的学问。

  汉代以来,儒家学说占统治地位,所以经学影响了中国人的政治、经济、文学、哲学、法律、社会生活等各个领域。

  他没有这具身体以前的记忆,因此对于经学来说可以是一窍不通。

  正常现代人都念的语数英政史地,念了大学也有那么多学科,谁没事干会跑来研究这个!

  一想起自己小白的基础,李跃只能硬着头皮答道:“回禀李师,在孔师的指导下晚辈只学了《庄子·外篇·天运》、《史记》和《论语》这三门。”

  “哦?难道这就是你所有接触过的经学?那你小的时候都在干嘛?”

  李跃摇摇头道:“小子自遇到师父后便忘记了过去,若不是偶然被我父亲的下属撞见,恐怕小子这会依旧还在清水村里当个闲人。”

  没办法,只能先编个失忆的幌子了。

  他总不能给老李纲说自己在小时候在读小学初中吧!

  “原来如此,那你那神奇的师父可曾教授你有关于经学的东西?《诗》《书》《仪礼》《周礼》《小戴礼记》《易》《春秋左传》《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等这些你师父可曾带你涉猎?”

  请收藏:https://m.asccu.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