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八百九十九章 安定会顾淳_晋末多少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匈奴人和鲜卑人会相互掣肘的,他们没有那么聪明,着眼之处,只是近在咫尺的利益。”

  安定郡,杜英坐在堂上,对正在沙盘前踱步的谢玄说道。

  听闻杜英从凉州南下长安,谢玄快马加鞭赶来参见杜英,便是想要表明自己心中对北方匈奴铁弗部和鲜卑薛干部的担忧。

  结果他得到的答案,显然有点出乎意料。

  之前对上郡的氐人残余颇为上心的杜英,此时面对两个草原上完整的部落,好像并没有非常担忧?

  同样惊讶的表情,也浮现在杜英下首的中年人身上。

  此人身材高大,面色端正,眉宇之间带着锋锐之气,只是脸颊上的细腻又说明他并没有经历过太多的雨雪风霜。

  这正是朝廷左卫将军、凉州刺史顾淳。

  有从军的经验,但是显然没有真正打过仗,在治军这方面,大概只是一个花架子。

  但是杜英相信,顾司空的嫡系族人,在治民这方面,就算是没有太多的经验,凭借着家传学问以及杜英已经搭建好的框架,萧规曹随,也不会出什么大的差错。

  唯一需要确认的,就是顾淳会不会真的配合工作。

  能够在安定见到顾淳,杜英还是很惊讶的。

  按照正常的行进速度,他此时也就是抵达长安而已。

  如此急匆匆而来,或是说明顾淳是来夺权的,或是说明顾淳是来效劳的,不管哪种原因,倒是都值得他跑的快一点。

  “刺史在江左也是身兼文武,对战局可有自己的见解?”杜英指了指沙盘问道。

  顾淳对着杜英拱了拱手,礼数很周到,但又不知他是不是想要以此表示和杜英的距离。

  来回踱步的谢玄,也停了下来,目光炯炯,落在顾淳身上。

  杜英脸上的笑容颇为温和,而谢玄的目光,显然就没有那么温和了。

  在上郡杀的人头滚滚的年少将军,自有一种锋芒毕露,让寻常人都不敢和他对视太久。

  可顾淳却浑不在意:

  “匈奴如今已经示弱,铁弗部虽然也曾豪横一时,但是早就不成气候,对此朝廷是讨论过的。

  当初殷浩率军北上,也有想要派使者北上联络铁弗部,但是最终还是被朝廷群臣否决,半是因为可能引狼入室,也半是因为匈奴人帮不上什么忙,否则的话他们也不至于被氐秦驱逐到河套以北。”

  谢玄的目光,收敛了几分。

  不得不说,顾淳久在中枢,对于天下各方势力的了解,还真的胜过在前线的谢玄。

  杜英也微微颔首:

  “至于薛干部,近些年方才崛起,但也和草原上的鲜卑各部相互掣肘,实力还弱。再过些年,大概他们之中会有部族崛起(注1),但至少现在还没到时候,因此不足为虑。”

  顿了一下,杜英直接终止了这个话题,问顾淳:“刺史此次前来凉州,一路应当也见到过了淮南、荆州和关中,不同地方的不同施政风向,觉得如何?”

  杜英的这个问题,可以说开门见山、非常尖锐了。

  几乎就等于在问顾淳,此次前来凉州,打算站哪一边?

  饶是顾淳看上去颇为淡定的样子,此时也不由得愣了愣,思忖了一会儿,方才缓声说道:

  “余之所见,两淮在中原和江左之间,颇为萧条,但镇西将军文武双全,收拢流民、开垦军屯,倒也能勉强维持,难以谈得上什么施政,朝廷对两淮也未抱太大希望。”

  请收藏:https://m.asccu.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