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六百五十一章 君出东门我向北_晋末多少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我所用,此实乃江左之憾哉!

  如此人才,或可为天下众望所归,此当为天下之幸也。

  王羲之百感交集,郑重躬身拱手,对于官职不见得有多高,但是地位超然的他来说,这个礼节,已经足够分量。

  杜英先受下王羲之的礼,接着又拱手以示告别。

  王羲之似再无遗憾,转身钻进马车。

  马车徐徐开动,杜英静静看着一辆辆马车离去,正想要回头跟留下来的王坦之、韩伯等人交代几句,也算是安抚一下他们的心思。

  可不是单纯让他们留下来当吉祥物的,盖章也是一项力气活,而且只要不牵扯到江左和关中之间的利益纠葛,有些边缘的工作,让他们来负责也无妨。

  杜英最喜欢的,还是人尽其力。

  王安石若在这个时代,大概能够和他达成一些共识。

  不过还不等杜英开口,一名传令兵就狂奔而来。

  马蹄声阵阵,惊动了大街。

  能够在城中纵马狂奔的,只可能是十万火急的军情要事。

  “报!”传令兵翻身下马,这等大事很快就会传遍长安,也没有什么好避讳和隐瞒旁人的,“氐蛮兵马上万,进攻渭桥!”

  众人神情皆变。

  此时,正是关中防务最薄弱的时候。

  氐人还真是会挑时间啊。

  杜英当即看向王猛:

  “我去渭水。”

  “一切保重。”王猛点头。

  一个前往前线主持大局,一个留下来坐镇后方,两人不需要多商量,两句话就能达成共识。

  杜英翻身上马,长喝一声:

  “渭水!”

  亲卫们齐齐跟上。

  王猛转过身,看了没看杜英的背影,径直说道:

  “诸位,时不我待,手头上的事,都忙起来吧。调度丁壮、疏散百姓、转运粮草,恐需诸位相助。”

  这一次,王坦之等人也都赶忙应诺。

  王羲之一走,他们也就被留在长安,在利益上或许和太守府分道扬镳,但是在小命上,早就和太守府是一条线上的蚂蚱了。

  因此此时断没有松懈之理。

  而长街尽头的车队中,王羲之端坐在马车中,闭着眼睛,似乎已经睡了过去。

  “家主,似有军情如火。”家臣低声说道。

  王羲之不为所动。

  “我们是否······”家臣忍不住再开口。

  王羲之这才缓缓睁开眼睛,淡淡说道:

  “那是关中的事。”

  家臣这才乖乖闭嘴。

  车辚辚,很快就觉得窗外微微一暗。

  接着再一次明亮。

  已然出了东城门,直往蓝田。

  ——————————-

  杜英策马沿着大街飞奔。

  迎着呼啸的风,他仍然在镇定的下达命令。

  亲卫们四散开来,或是前往六扇门,或是前往城中各城门,或是前往建章宫。

  战事方起,杜英就已经做好了支援的准备。

  方案也非常简单,六扇门接管城防,而于谈和隗粹两部兵马,杜英一并抓住,带着前往渭桥。

  他相信,隗粹也不会反对。

  战马掠过太守府,杜英瞥了一眼熟悉的大门。

  没想到还真的被自己说中了,今日早上一别,迎面而来的就是北风和战火。

  以至于甚至都没有时间匆匆告别。

  所以杜英忍不住伸出手挥了挥,似乎真的想要让自己的身影穿过一道道墙,落入谢道韫的眼底。

  “公子!”然而真的有一道身影从太守府中窜出来,带着几名亲卫一起并入队伍。

  “你怎么来了?”杜英问疏雨。

  “见十万火急,便知公子必然要去前线。”疏雨都披上了衣甲,动作比杜英还快几分。

  身为小护卫,寻常时候她可以时不时的偷懒,但是战事既起,她必仗剑护在杜英左右。

  生死与共。

  请收藏:https://m.asccu.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