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十八章 潼关_晋末多少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寒士俱欢颜”么?

  不过杜英不得不承认,之前的王猛,似乎的确和自己想象之中的不一样。

  王猛,那是什么人物,后人称赞的“前秦诸葛”啊。可以说正是王猛奠定了前秦未来一统整个北方的基础。可是至少现在的王猛,杜英并没有从他的身上看出来有任何“智定天下”的感觉。

  想到这里,杜英甚至想要仰天长叹。

  老天爷,我一个人来到这个乱的一塌糊涂的时代就已经很倒霉了,为什么你给我一个能用的外挂,还得我自己去修正BUG?我又不是程序员啊好不好,好好地一个王猛,还得自己去养成?我又不是养儿子!

  不过叹息归叹息,残酷的现实还是需要接受的。

  年轻人,谁能没有一点经世济民、安定天下的宏愿?

  杜英自己也有,但是他知道现在的自己距离走到那一步实在是太遥远了,所以他根本就不想。

  他更倾向于先看看眼前这一步应该怎么走好。

  历史上的王猛,思想发生蜕变,应该也是在见到桓温之后。

  看来现在很有必要去见桓温啊。

  “师弟在想什么?”王猛诧异的看着杜英。

  自家师弟为什么就好像没有听见自己刚才那句话一样?

  杜英径直说道:“没什么,前面应该还有不远就到潼关了吧。”

  “听。”王猛说道。

  “听什么?”

  “大河的咆哮。”王猛伸手指了指北方。

  顺着他的手指看去,杜英看到了地平线上骤然出现的那条巨龙。

  大河已经出现在眼前。

  前方的道路再一次变得平坦,而就在这大河还有右侧连绵的群山之间,一座城已经逐渐露出真容。

  潼关,原来近在眼前。

  路走着走着,就会发现目的地已经不远。

  ——————————--

  “这是从豫州过来的难民吧?”杜英站在山坡上问道。

  之前已经有潼关的守军过来查验过他们两个的腰牌,发现是来送信的邮差之后大喜过望,邀请他们两个尽快入城,不过王猛说之前还没有来过潼关,因此那几个守军好心指了一条路引他们走到潼关一侧的山坡上,正好可以俯瞰整个关城。

  曾经关中的门户应该是更往东的函谷关,函谷关开辟在险要的崤山函谷之中,是从关中前往中原的必由之路,后来随着大河屡屡改道向北,原本伸入大河的崤山下逐渐形成开阔的河滩,因此曾经让六国联军几次叩关都不得入的函谷,一下子变成了无人问津的地方,而关中的门户则越过弘农向西转移到了潼关。

  潼关就坐落在秦岭余脉和大河之间的河滩上,南侧依靠山岭,关里关外都有连绵起伏的山丘,此时杜英他们站立的就是其中之一,这些山丘多数都比较陡峭,不是那么好攀爬的,因此山丘下的潼关就成了唯一的选择,而潼关北侧尚且还有一座山丘,越过山丘就是大河,这座山丘并不算陡峭,但是足以屏障潼关关城。

  再加上大河这道天然屏障,潼关的易守难攻或许比不上曾经的函谷关,但是放眼天下,除了巴蜀之中的那些之外,也是数一数二的了。

  潼关以西,实际上就算豫州的地盘了。

  周成和姚襄此时正在豫州打的热闹,大量的难民从豫州向西进入关中也在情理之中。

  只不过这些已经进入关中或者还在前往关中路上的难民,并不知道的是,关中也正笼罩在战火里。

  请收藏:https://m.asccu.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