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七零零章 《世说新语》_晋末多少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新政的信仰也会随之分崩离析。

  历史上有一个国家的崩溃,其实和其不断地塑造起来一个一言九鼎且无比正确的领导者形象,然后下一任又上台来全面否定其政策、推到重来的往复行为有脱不开的干系,这种来来回回显然导致的民众信仰一次次建立起来,又一次次崩塌,最终开始变得冷淡和得过且过,整个国家丧失了奋斗的精气神,各种蝇营狗苟层出不穷,因此变得脆弱的经济体系最终被一场席卷北方的大雪所压塌。

  很早之前,杜英就已经意识到自己对于关中新政的作用,他或许已经逐渐不是走在最前面、走得最快的唯一一个人,有很多人正在和他并驾齐驱,甚至还有的已经在一些领域上有所突破,更在杜英之前,拿出了更适合这个时代的解决方案。

  但是他的存在,一定是所有人心中的定海神针。

  他可以走得慢,可以缀在最后面看着所有人甩开胳膊大步向前,但是他不能偏倚,不能倒塌。

  所以有些因为太超前而有可能引发歧义的话,杜英不能说。

  “现在只有等了,不知道会不能有什么转机。”杜英喃喃自语。

  ————————————

  建康府,乌衣巷。

  斜阳残照,谢家府邸之中,谢安手捧着一卷书,正看的津津有味。

  不知道的还以为这位东山再起、如今权倾朝野,俨然是王丞相第二的谢尚书正在读什么古文经典,从中汲取营养。

  可若是凑近了看才知道,这书的封面上赫然写着《世说新语》四个字,而作者则署名“书生郗某”。

  这《世说新语》,是最近市面上最为流行畅销的一本书,其汇聚了自前汉、中朝一直到本朝的历代趣闻轶事,作者也明确的指出,有的是从各地报纸上搜集来的,有的是道听途说,有的是向亲身经历者问询,林林总总,不一而足。

  所以这书中内容真实与否,不敢保障,读者切莫信以为真,博君一笑尔。

  但就是这种有点儿后世花边新闻、街头小报汇总的样子,偏偏又夹杂着诸多前人今贤颇富哲理之对话的书,在大江南北火得一塌糊涂。

  人们对乌衣巷中的种种本就感兴趣,再加上随手一翻,觉得寓教于乐,颇有意思,谁会不动心呢?

  至于这“书生郗某”,众说纷纭,但总离不开郗家两兄弟。

  毕竟这两位要文采有文采,又不怕得罪人,写呗,难道谁还能提着刀打上门去不成?

  更何况这书里也无拉踩之意,即使是世家这边,也多半都是贤人达士的形象,否则谢安也不可能看的这般入迷,怕是早就召集世家们商议,如何应对不知道来自关中还是大司马府的新一轮舆论攻势了。

  可是当一名家臣急匆匆行进来,附耳低语两句,谢安的手微微颤抖一下,从书卷之中抬起头来,已然紧锁眉头:

  “当真?”

  那家臣颔首:

  “已经在拟旨了,千真万确。”

  猛地将书丢在桌子上,又旋即心疼的拿起来轻轻抚了抚,放了一片叶子做书签,谢安沉声说道:

  “准备进宫。”

  “家主!”又一名家臣出现在门口,不过这一次并没有什么担心隔墙有耳的,“侍中在门外求见,这是名剌。”

  “不见!”谢安一挥袖子,正想走。

  那家臣却面露为难神色:

  侍中堵在了门口,前面和后门都有他的人。

  请收藏:https://m.asccu.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