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四三一章 从君子至君再至君子_晋末多少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而不自忴,能决策天下、也能俯仰人间。”谢道韫温声说道,“若说是君子,的确合适,若是能做到平天下,那就从君子升为君了。”

  杜英好奇的问道:

  “君子是儒家的君子,君是天下的君,这中间还有这样的说法?”

  谢道韫狡黠一笑:

  “既然是同一个字,又为何没有相通之处呢?夫君平素也说,应当能融会贯通,那么此时将天下事和儒家事融合在一起,又有什么不合适的地方?”

  杜英无从反驳。

  谢道韫好似想通了什么:

  “其实夫君最终想要避免自己坐不住天下,或者说避免有贪欲而不愿放权给新一代的年轻人,也是因为认为自己无法做到治国平天下了,所以回到修身齐家而已,从君重新回到君子,自身清明无过错,不为天下惹是非,可对?”

  杜英犹豫了一会儿,微微点头:

  “正是如此。”

  旋即他忍不住笑道:

  “从君子到君,再从君到君子,若是一生这样走,想来也是无差的。”

  “世事无常,哪里有那么多想当然?”谢道韫却是毫不留情的给杜英泼了一盆冷水,“夫君若是想要这么做,那就放手去做,妾身会毫无保留的支持夫君,但是若真的还需要夫君坐在‘君’这个位置上,妾身也不期望见到夫君知难而退。”

  “这是自然。”杜英答应,但旋即又摇了摇头,“不,当局者迷,有时候余说不定还会做出完全相反的决定,所以这更需要阿元在旁边及时给予纠正。”

  万一天下正需要集权,需要有一个人指明方向的时候,杜英直接当了甩手掌柜,那么这天下说不定会重新陷入混乱。

  各种思潮的对撞和对于前路的不同探索,这无所谓,是应该的,但是若是这些思潮卷动起来势力对势力的纷争、兵戎相见,那么就违背了杜英引动这思潮、推动天下思想进步的初衷。

  他需要的是复兴,是启蒙,不是混乱,不是所有的想法不经过任何的验证就大规模地铺开。

  所以杜英也不知道,届时自己是否能够弄清,什么时候需要自己,什么时候又应该放手。

  谢道韫柔声说道:

  “妾身既然和夫君同心,那么恐怕也是身在局中了。”

  杜英苦笑:

  “那岂不是没有答案?”

  谢道韫毫不犹豫的回答:

  “不,即使是身在局中,又为何不能寻觅到破局之法?难道每一次都需要局外人的提点么?”

  杜英愣了愣,是啊,凭借我们的力量,凭借我们的经验,又为什么拿捏不住这其中的尺度呢?

  他自失的一笑:

  “是余患得患失,让夫人见笑了。”

  谢道韫却握紧了他的手,郑重说道:

  “夫君越是这般多思多想,越是这般患得患失,越是说明在夫君的心中,真的装着天下。

  天下忧乐,天下寒暑,夫君皆担心之、思虑之,才会有这样的想法。

  妾身并不觉得这有什么好耻笑的,恰恰相反,妾身认为,这正是夫君与众不同之处,是夫君真正能够坐在现在这个位置上的原因。”

  杜英喃喃说道: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没想到余也有了这般感受。”

  谢道韫没有太听清后半句,但是前一句话还是听得分明,她赞许道:

  “夫君所言,正合妾身之意。

  此为君子之道,亦是为君之道,不知道是夫君所言,还是古来哪位君子所言?”

  “非我所言,但确是君子所言。”杜英回答。

  言罢,他意犹未尽:

  “那确实······是一位君子。”

  请收藏:https://m.asccu.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