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52章 朕,收安登君为假子!_荣耀大秦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起来。

  黄品看着眼前的一幕颇为无奈。

  李斯下手是真狠,真是应了‘冤冤相报何时了,斩草除根没烦恼’这话。

  可他却低估了某些儒生的无耻,更是想不到他自己就是毁秦的元凶之一。

  估计老刘家把政哥黑的那么惨,就是受他焚书的启发。

  只要前朝啥记载都没有,后朝想怎么说就怎么说。

  扫了扫接头接耳的众朝臣,黄品将目光投向政哥。

  看到政哥已经开始微微颔首,估计很快就要同意李斯的建议。

  黄品抬手揉着眉心,飞快地衡量了一下,猛得再次起身。

  不管政哥出于什么目的对他极为偏袒,终是待他不薄。

  而且政哥这性子,说实话真不愧是祖龙,胸襟真不是一般人能比的。

  就淳于越这样的,换了旁的朝代,估计早就拉出去砍了。

  就为这个也得劝一劝。

  “左相之策确实上佳。”

  先捧了一句李斯,黄品立刻对嬴政道:“但小臣认为手段有些太烈,恐怕会过犹不及。

  此外,小臣听闻过一句话:‘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将史书烧掉不但不能从古史中寻找借鉴,更会使后人无法得知前朝荒诞以及六国无道。

  而后人想要知晓前事,必将全凭今人口述。

  这无形当中又给记恨我大秦的国贼提供了一个歪曲大秦的机会。

  当年陛下未一统天下时,各国黔首皆被谣言所迷惑,认为我大秦锐士都是未开化的蛮人就是最好的例子。

  若是真将史书都烧了,后人指不定会将陛下误会成多么暴虐不堪。”

  咬咬牙与嬴政的目光相对视,黄品缓声继续道:“国境之内私学众多,又岂是说禁便都能禁了的。

  况且百家学说也不尽是糟粕。

  拿小臣了解的墨家来说,除去纲要不合时宜,于工道上的传承皆利国利民。

  因此小臣认为禁私学之事堵不如疏。

  可将全国各地私学进行入籍,对其学说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由法吏定期巡查。

  或是将各地私学之师与大秦法吏混编,同为学子之师。”

  说到这,黄品变得目光复杂,既带着担忧又带着真诚继续道:“如今纸张的出现,更利于学说的记载与传承。

  书写成册变得小巧也更难以搜寻。

  与陛下如此谏言,也更没别的心思。

  是真没法禁得完,不想让陛下无端背负上骂名。

  还望陛下三思。”

  大殿内随着黄品开口的时候就安静了下来。

  当黄品的话语响彻大殿时,所有人无比惊讶之下,使得大殿更是安静的针落可闻。

  所有人都没有想到方才还对大儒又打又骂的黄品居然会开口求情。

  心思真是与常人不同,做事总是出人预料。

  而李斯除了惊讶,心中还生出一股怒气。

  他已经做出退步,黄品却还是如此咄咄逼人。

  当真是要对他抽完一侧的脸颊,还要抽另一侧。

  当真是可恨至极。

  竭力压下心中的怒气,李斯刚想要开口驳斥黄品的言论,嬴政却先笑吟吟地点头道:“左相与安登君之言都为良策,一时难以取舍。

  不如以五年为期,先按安登君所言行事,若百家私学还不知进退,便按左相之言行事。”

  说罢,嬴政给了李斯一个安慰的眼神后,目光炯炯的看向黄品道:“安登君于朕于大秦一腔赤诚,更怀文武之德竭力报国尽忠。

  朕既喜之,又悲痛其少亡至亲。”

  略微停顿了一下,嬴政缓缓起身道:“宗正丞听令。

  朕收安登君为假子,录入宗正名籍。

  以解安登君少亲之痛。”

  嬴政的这番话比李斯之前的献策不知要炸响多少倍。

  一众朝臣险些都要被震晕了过去。

  在大殿里又打又闹始皇帝不惩治也就罢了,居然还要收为假子?!

  这到底是什么状况,难道这个半胡儿真的如无稽之谈的猜测那样,是流落在外的公子?

  请收藏:https://m.asccu.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