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66章 小朝会_大明:我憨!但是我不坑爹啊!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说能力,那些小家伙没经过你们这些监考官的验证,咱心里多少有些不放心。”

  “前一波咱又杀了不少人,又空出来不少位子,哎,咱大明能当官的人是越来越少了,这样下去也不是个办法啊。”

  “咱也知道咱杀的多了,可是不杀咱心里不舒服啊,总不能留着他们祸祸老百姓吧。”

  群臣听着朱元璋的话,一个个表情恭敬,不发一言,不过心中却忍不住吐槽,你这么说让我们怎么接话?

  说你圣明吧,你杀了那么多,说你不圣明吧,那些官在你这里还都有取死之道。

  现在你把人都杀了,你告诉我当官的人少?

  “所以咱想着这次科举,多录取些人,以后咱杀人的时候,也能不至于太受掣肘。”朱元璋笑眯眯道。

  朱元璋说的话,众人只觉得头皮发麻,脊背发凉,一时间不知道该说什么了,敢情多录取几个学子是为了你以后杀起来没顾虑了。

  “陛下,不知道这次科举要录用多少人?”

  胡维庸倒是大致猜出了皇帝是什么意思,只不过他还不敢确定,而且又担心皇帝把心里的话说的太明白了。

  “有能者皆可。”朱元璋笑道。

  闻言,群臣面面相觑,有能者,这个审查范围可就太大了。

  若说能参加最后科举的哪一个不是各府各郡的佼佼者,若说有能者,都可称为有能者。

  此时京城聚集的考生都以万计,客栈都住不下了。

  还能都录用了?

  “凡录用者都有标准,甲乙丙丁,策论、文章、算术、杂学,不知道这次取用标准……”

  胡维庸面露难色,他隐隐察觉,皇帝这次放宽标准,是为了能让更多吊车尾的北地人上榜。

  以往科举录用大约都是三百人左右。

  而对比历年科举名落孙山之后的百余人内,北地人居多。

  也就是按照以往的录用标准,北地人拔尖的少,但多集中在三百名到四百名之间。

  而再看看这次小朝会的众人,陛下似乎隐隐有这个意思,凌汉、周彧这都是北地人,更是位高权重的北地人。

  “具体择录标准,你们和太子这个科举总官商议,咱想着朝廷现在缺人才,自然是选用的越多越好。”朱元璋看向朱标。

  朱标见朱元璋看过来,也是笑眯眯的看向了众人。

  “诸位臣工可有什么提议?”

  对上朱标的目光,众人心头都是一松,无论如何,哪怕朱元璋笑眯眯的和他们说话,他们也总觉眼睛里带着刀子。

  “殿下,臣提议不若此次拟定录用六百人可好?”凌汉沉思片刻道。

  一下子比以往科举多出了一倍。

  朱标看向凌汉道,“凌御史可有依据?”

  “臣总领督察院,监管百官,既然陛下说杀的多了,得补,那臣就大致算了算这几年啥掉的官员有多少,这样……”凌汉认真道。

  嘶……

  听着凌汉的话,群臣嘴角全都一抽,你这计算方法,还真是简在帝心啊!

  朱标也没想到凌汉竟然如此耿直,顺着父皇的话就定下了一个标准。

  “哈哈,人家都说你凌汉是练过铁头功的,脑袋里面都是铁浆,就是咱把话说明白了,你也也不知道恭维一句,没想到你今日倒是说到咱心缝里了。”朱元璋哈哈大笑。

  “陛下,您误会了,前些日子臣和刑部尚书喻汝励负责遇袭的事情,统计了下,有牵扯的官员大约有一百多人,臣觉得你杀的人有点多,所以和喻汝励结合刑部的典狱记录,算了算您这四、五年杀的官,差不多有三百多人,是以臣得出这个数字,非是臣谄媚,说的确是事实。”

  凌汉一本正经的说道,“喻汝励和臣琢磨着,这样杀下却也不是个事,想着再细分一下典狱。”

  请收藏:https://m.asccu.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