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百五十一章 议会山上_起源之祸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些,甚至联安委可以亲自动手——查官员需要一道又一道的授权,查商人,可以找的借口还是不少的。

  阿扎吉终于从议会大厦里出来了,他是个皮肤黝黑,个头矮小的中年人,一张未老先衰的脸庞上,写着满满的疲惫与不甘。

  一个上午,他花费了整整四个小时,向下议院那些傲慢的议员们,反复解释联邦政府关于第四次产业结构调整方案的诸项细节,但明显这一版的调整方案,无法令多数人满意。

  他感觉他像一名犯人,在法庭上要面对检方无休无止的盘问。

  即使是犯人,都有保持沉默的权利,然而他没有。

  西斯·王尔德总统从上任伊始,就着手调整联邦产业结构,尤其是着力于淘汰环圣约翰堡工业区内落后产能,在物流更便捷、土地更便宜、劳动力成本更低的南北两侧沿海地区发展全产业链的大工业基地。

  谁都知道这样的调整是符合联邦未来发展趋势的必要之举,但联邦在第二次东西战争后经历了数次经济萧条,从联邦到财阀手头都不宽裕,要促成这样的大手笔投资,非要联邦肯下血本才行。

  况且涉及到废旧立新,其中牵扯到的利益,无疑极其巨大。无论是执政的工商党,还是在野的建设党,对于产业结构调整的方案都无比敏感。

  西斯总统在任九年,眼看两届总统任期即将届满,推出的三次产业结构调整方案,在两党无休止的扯皮中,都无法取得实质性的推进效果。

  在任期的尾声,西斯总统放弃了进行全盘产业调整的努力,而是将努力聚焦在了炼钢与造船两个产业的调整上,想为他的任期无论如何不至于画上一个全无作为的句号。

  主要是比起其他行业,钢铁与造船业在沿海地区的布局,本来就已经初具规模,斯图加特家族投资的南部钢铁集团与北方数个大财团联手精英的北部钢铁集团都已经开始投产。

  而与钢铁产业关联性很强的造船业,也依托南钢和北钢有了一定的气候,尤其是北海州新兴的北海重工集团,虽然背景神秘,但发展迅猛,已经具备承接北部军区舰只订单的能力。

  从这两个行业下手,要做的事情比较简单,只要与现有的巨头谈妥收购环圣约翰堡工业区内旧工厂的条件,让他们对原来的落后产能进行兼并重组并迁离寸土寸金的圣约翰堡地区。同时给出优惠政策,令新兴工业区的产业集群能够迅速成型。

  但毕竟涉及到上千亿联邦币的利益再分配问题,新的蛋糕要如何切分,政府与代表着各大财阀的议员间的拉锯,仍然进行非常艰难。

  从议会大厦出来,阿吉扎局长步行下了议会山,在山脚下的一处公园门口,拿出一块手帕仔细地拭去了鬓角的汗滴,然后上了一辆不起眼的马车。

  罗松溪和林

  请收藏:https://m.asccu.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