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五、天涯别离各自愁(2)_飞云惊澜录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大明朝的皇上就是爱和和尚老道搅在一起,到了咱们这一朝天子更是对道士信奉得无以复加。而这位陶真人善于察言观色,曲意迎奉,皇上对他的宠幸之盛,便是大明开朝以来所有道士的加在一起也无法望其项背。据说,这道士当初随皇上的车驾去拜谒皇上他老爹的陵寝,行到河南时,忽然遇上了一股旋风在车驾前盘旋而去。嘉靖皇上向来疑神疑鬼,就问陶仲文这风主何征兆?陶仲文掐指一算,便说此风主火,乃不祥之兆。当天夜里,果然行宫起了大火,烧死了许多宫人。从那时起,皇上便对陶仲文深信不疑了!”[飞云惊澜录]首发五、天涯别离各自愁(2)

  任笑云越听越奇,连说:“神了,真是神了,这陶真人想来也是有些道行!”沈炼石冷笑道:“天干物燥,自然易于起火。陶仲文所云,不过是依照常理揣度。还有,实在着不了火,他陶仲文使人放一把火不就成了?”

  任笑云听这话也颇有理,想起朝廷里的钩心斗角远胜江湖,不禁咋舌不下。沈炼石又道:“后来,这嘉靖帝病重,几乎水米不进,还是这陶仲文披衣行法,亲进药石,折腾了几天,竟然让这昏君又缓了上来——嘿嘿,我瞧他行法云云全是障眼法,但以他数十年青虹真气的修为,要给一个人治病那也容易得紧。嘉靖帝痊愈之后,竟奉这位陶真人加少傅、少师,兼少保,大明开国以来的文武大臣,能位兼三孤的,只这陶真人一个。咱们皇上好修道炼玄,常在西苑那地方修道不朝,便是内阁大学士要见他一面也是难得紧,只这陶真人却不时得到召见,且次次赐坐。所以朝廷重臣,也争着巴结陶仲文,只盼得到上宠。这陶真君为了自示清高,更退到京师之外,隐居在这香山一麓,以示不结交权臣。只等皇上召见才进京。”

  解元山脸上笑容一敛,道:“乱世出妖孽,这位国师如此受宠,只怕也是乱世之相。”沈炼石长叹一声:“更有甚者,这位陶真人竟然将手伸到了太子立储这样的国本大事上。他创了一个二龙不相见之说,说什么天子为大龙,太子为小龙,二龙一见,必有一伤。可笑的是这等邪说,皇上居然信之不疑,多年来不立太子,后来勉强立了,也是多年不敢一见!”[飞云惊澜录]首发五、天涯别离各自愁(2)

  解元山连连摇头,又问,“沈先生,武林中人传云,陶真人神功通玄,能呼风唤雨,寻常之人武功练得再高,也敌不得他的仙法,也不知是真是假?”

  沈炼石道:“陶仲文师从龙虎山上的邵元节邵真人,练的是道家上清派正宗玄门丹术,呼风唤雨云云,我是不信的,但道家中有雷法一门功夫,修至极高境界,却可以感通天地,调节阴阳。据说这陶真人确曾求过几次雨,也甚是灵验。特别是有一次,朝中的都御使胡瓒宗下狱,那时皇上想重重惩罚牵连的几十个人,还是陶真人在他跟前说了句虑有冤狱,得雨方解的话,才使那些人一律从轻发落,而两日后京城果然大雨如注。可见这陶真君亦正亦邪,咱们这次去真人府,是福是祸,也真是不好说呀!”任笑云来了兴致:“这么说,这陶真人还是个好人了?”沈炼石说:“难说,难说,陶仲文也时时出些钱财,修河赈灾。但以陶仲文之大智若诡,你就很难说他是好还是坏!”,

  请收藏:https://m.asccu.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