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九十一章:秦明来袭_天命水浒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水,如果情况不错的话,再扩大规模。成功的话,梁山主寨将不再缺少鸭蛋和鹅蛋供应。

  第三项民生工程是在独龙镇养鸡、养猪。

  独龙镇三庄加起来有两千余户,一万多百姓。按照每户给10只小鸡仔,2只小猪仔计算。

  鸡仔2万只,花费1500点。

  猪仔4千头,花费4000点。

  正如孟子所说:“五母鸡、二母彘无失其时,老者足以无失肉矣”。

  若这项政策能实行下去,独龙镇百姓的生活水准将大幅度提高。多出来的鸡蛋可以用来供应军需。猪肉也可以用来制作猪肉火腿,作为战备粮。

  梁山需要大量的肉食来为士兵补充体力,所以这些村民养的猪,如果有多,绝对不会愁卖不出去。

  梁山现在经济收入稳中向好,也有足够的钱财来购买。

  猪是杂食性动物,除了少量的粮食,大量的青草和秸秆也能养活它,春天养猪仔,冬天来临前出栏,刚刚好。而且散养的猪很大程度上减少了猪瘟的可能性。

  猪产生的粪便还可以用来施肥。

  宋代的农家也喜欢将厕所与猪圈连在一起,如厕、沤肥、养猪,三位一体。

  苏东坡先生在任黄州通判时,有首《猪肉颂》:黄州好猪肉,价贱如泥土。贵者不肯吃,贫者不解煮,早晨起来打两碗,饱得自家君莫管。

  很多人把苏东坡先生的诗当成了古人不吃猪肉的证据,其实并不太准确。

  “贵者不肯吃,贫者不解煮”的意思是什么呢?

  其实就是富贵人家有钱可以买更好吃的鸡鸭鱼羊肉,所以不太爱吃猪肉。就像是天朝时代有钱人宁愿花数万元吃鲍鱼海参鳗鱼,泥鳅却上不得台面一样。

  你能说泥鳅没人吃么?

  因为猪一般养在猪圈里,吃人的粪便,所以从这一点来说,猪比较脏,对于那么自诩清高的文人士大夫们来说,自然是不愿吃了。可对于普通民众来说,却丝毫没有压力。

  “贫者不解煮”不是穷人不会做猪肉吃,而是因为调料贵重,穷人做不出那么好的味道来,做不出那么多的花样来。

  单就一个“东坡肉”,现称“红烧肉”,需要的调料、红糖就不是一个穷人家能拿得出来的。

  所以说,宋人不是不吃猪肉,只是上不了大台面,没有那么多花样而已。

  被鲁大师打死的郑屠是卖猪肉的,石秀在杨雄老丈人家也杀过一段时间猪。

  所以,说猪肉是平民的肉食,倒也不错。宋代调味品贵重,平民想做出好味道,确实不容易。

  所以,晁盖干脆连花椒树苗和辣椒苗一并兑换了。

  花椒树苗:10点/棵,兑换300棵,花费3000点。

  辣椒幼苗:1点/株,兑换1000株,花费1000点。

  花椒跟胡椒不同,花椒是本土物种,北起辽宁,南至云南,都有分布。西周时便

  请收藏:https://m.asccu.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