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百七十一章:官制改革_天命水浒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自爱,往往利用机会营私舞弊。

  “为民之害者,莫大于公人无赖不逞之徒,散出乡村,乘威怙势,恐喝良善。小邀酒食,大索货财,秋取稻禾、夏求丝麦,稍不如意,鞭絷随之,民之畏怖,甚于盗贼……”

  这段对吏人的描述可谓是生动形象。

  晁盖想要登州进行的改革,如果不从头到位进行一次大变动,是没有效果的,因为宋朝官府这种官、吏权责失衡的行政模式,从根子上就烂了。

  晁盖决定采取“打上,规中,疏下”的策略。

  打上,就是对官员阶层严厉打击,露头就打,严厉震慑。

  规中,就是要将各项政务,重新梳理规范,约束公吏的同时,给他们新的升迁渠道。

  疏下,就是对那些直接面对百姓的行走们,进行收编疏导,给他们一条新的活路。

  在这种总体思路之下,晁盖参照现代行政格局,改革如下:

  在州府一级,主官为知州,负责全面事务。一文一武辅助。文官为通判,武官为都监。

  下设十二曹

  考功曹:负责官吏登记、调动。

  助民曹:负责户籍统计、抚恤。

  强农曹:负责农业推广,粮食征收。

  审判曹:负责审判州城和各县上报案件。

  治安曹:负责维持城内巡防治安,侦破案件。

  营商曹:负责辖区内各种商铺、行会规范。

  工业曹:负责工厂建设。

  路桥曹:负责道路和桥梁铺设。

  财税曹:负责财务开支,课税征收。

  劝学曹:负责所有学校兴建,教师招募与认证。

  医药曹:负责医师、药房等医药事业。

  廉政曹:负责处理对官吏的举报和查办。

  十二曹主官统称曹长,下辖众多具体办事人员,分为曹佐官、督办、行走三个级别。

  设曹长1人,佐官3人,督办6人,行走20人,共计30个编制。治安曹另设带刀捕快50人。

  知州不再升堂审案,而是负责督导十二曹长开展工作。为了辅助知州工作,设立文书班,文书十人,设主簿一人,协助知州发布政令。

  在县一级,主官为知县,负责全面事务。一文一武辅助。文官为县丞,武官为县尉。

  下设十二局,对应十二曹。

  十二局主官统称局长,下辖众多具体办事人员,分为局佐官、督办、行走三个级别。

  知县不再升堂审案,而是负责督导十二局长开展工作。县内设立文书班,文书五人,设师爷一名,协助知县发布政令。

  乡镇一级,主官称为镇长,辅助官四人,分别为:财务官、团练队长、药馆医师、镇学校长。

  村庄一级,主官称为村长,辅助官四人,分别为会计、民兵队长、赤脚医生、村学教师。

  自秦朝灭亡后,汉朝无为而治,儒家治理天下,便有了“皇权不下乡”的说法,指的就是皇权很少干涉乡镇村庄的人事任免,而由

  请收藏:https://m.asccu.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