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四百八十章 结社_509_天策大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候就在酝酿,之后还把副总兵胡德兴也拉了进来,二人闭关商议了整整十天的时间,终于构建出了武悼社。

  “武悼社”这个名字,是刘君韬想出来的,很直白,入了武悼社的将士,就是要像当年的武悼天王冉闵一般,利用任何手段来捍卫华夏。

  对内百般维护、对外血腥杀伐!

  此后,刘君韬便给军部部长向群下达命令,按照自己的标准在全军之中选拔核实的将士,集中到济南府城进行集训。

  同时,刘君韬和胡德兴也趁着这段时间,开始商议武悼社的章程。

  章程的第一部分讲理论基础,说的就是大明武人的职责,具体来说就是捍卫华夏、拱卫大明,大明武人要以此为总纲领,一切行动都要以这个总纲领为出发点。

  以这个出发点为核心,第二部分说到具体的思想:例如当年蒙元之时,华夏为何乾坤倒转、日月无光、人心如豺、哀苦难当。

  就因为南宋末年的武人已经失去了捍卫华夏、拱卫国

  国家的能力,也忘记了这个核心!

  如今大明的武人唯有志士携手守护,才能还世道清朗,而能够做到这一点的将士便不再是常人。

  由此得出了第三点结论。

  那就是能够入武悼社的将士无数,但是捏总的人只有一个,那就是山东镇总兵官刘君韬。

  上述内容,由刘君韬和胡德兴商议决定,由中枢部部长蓝思齐成文,语句浅显,言必称圣贤,反正类似的道理,古人说得早已通透,信手就拿来用了,跟这个时代看不出什么隔膜,刘君韬看完之后,也不得不感叹蓝思齐这个部长的修饰功夫,真是深得儒士精髓。

  话又说回来,武悼社的章程之中融合了道家的思想之根,墨家的行事之风,同时在章程的后半部分,又体现出刘君韬加入的近代军队思想的诸多特点。

  武悼社章程后半部分就是对入社成员的具体要求,以及生活和工作的作风。

  按照刘君韬的设想,凡是入了武悼社的将士,那就是将自己变作一部机械,什么时间做什么,都有明确的规划。

  而做什么事,都必须严谨细致,精益求精,绝不容马虎敷衍,和光同尘。而对待挫折、苦难和伤痛,要铭记自己非寻常人,压制软弱之心,谨记自己的职责。

  总之,加入武悼社的成员,除开大明武人的身份外,还将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坚韧、沉默、孤傲,如果在世间寻找和他们气质相似的群体,那么苦修士也许会比较像,但还是有区别。比如武悼社并不干涉成员的私人事务,甚至还遵崇华夏古训,比如“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当然,什么“父母在,不远游”这种东西,就去掉了。

  原本副总兵胡德兴还觉得意犹未尽,因为毕竟武悼社的思想根基,只是基于上古道家、墨家一脉,让这里

  请收藏:https://m.asccu.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