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三百八十三章 商部北上_天策大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当然,这笔巨额的钱粮将会分成两份,大同府分得四成,大同镇分得六成。

  文书中规定:大同府和大同镇借贷的这些钱粮都是不用偿还的,只需要允许兖州镇商部是大同境内开设煤矿四处、铁矿五处,以及其余的各类工坊二十七处,并且同意商部在大同境内开设票号的分号等各类生意。

  这份文书的有效期限为五年。

  对于这份文书,刘君韬和谢奉、薛桐可谓是三方共赢。

  刘君韬可以凭借这份借贷文书获得大同境内的煤铁资源,要知道大同可是矿藏资源非常丰富的,在后世可是煤铁基地!

  有了这些煤炭、铁矿资源,刘君韬有把握将玉山兵仗局、徐州兵仗局、东平州军械所的产量提升不少,至少可以提升一倍!

  而且,幕府商部还可以顺势将生意扩张到大同,并且依次为中心向山西、宣府等地扩张,大大增强商部在大明北方的实力。

  而幕府探查部和赞画部也可以借着这次机会,在大同等地大力发展势力,到时候可以为兖州镇提供更多、更准确的情报和支持。

  而对于薛桐来说,可以凭借这些钱粮在短时间内恢复大同镇各处的城池、堡垒,并且可以立即招募兵丁,将麾下兵马扩充、满员。

  并且在这份文书之中,刘君韬还同意加上了一笔“军火”买卖,同意在两年之内分四批,向大同镇贩卖精良鸟铳三千杆,包括子药五万发;铠甲、棉甲各一千领,武钢战车等车辆共计五百辆。

  当然这些军备都算在了借贷的钱粮之中,用这些钱粮作价抵扣。

  不过有了兖州镇贩卖的这些兵备,薛桐有信心用一、两年的时间,将大同镇兵马重新打造出来,并且让大军的战力远胜之前。

  兖州镇兵备的精良和强悍,在此次大战中可是展现得淋漓尽致,让薛桐很是眼馋的。

  另外,大同知府谢奉也是满意而归,有了这一大笔钱粮,再加上朝廷拨下的赈济钱粮,大同府完全可以在一年之内将十余万流离失所的百姓安顿下来。

  这十余万百姓可以衣食无忧,可以获得医药,可以重建家园。

  而且大同府还可以招募人手清理各地大战的痕迹,以避免大战之后爆发瘟疫。

  如此一来,朝廷一定会对大同府赞赏有加,身为知府的谢奉也会受到朝廷的重视,这可是一件大大的政绩!

  此时,谢奉甚至已经看到大同百姓为自己送来万民伞的情景了。

  文书拟定完毕,刘君韬、薛桐、谢奉三人一一在文书上签字画押。

  让刘君韬吃惊的是,薛桐和谢奉竟然将各自的大印都随身携带着,显然今天是有备而来的。

  之后,薛桐和谢奉便急急忙忙的告辞了,二人都是召集回去整顿人手,准备接收兖州镇的钱粮。

  按照文书上的约定,第一批钱粮将在四十天内抵达大同。

  

  请收藏:https://m.asccu.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