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三百二十二章 忠烈祠(二)_天策大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广场中彰义门大战纪念亭,其中的一块石碑详细描写了大战的经过。

  第五进为亭上方享堂,居于祠宇最高处,为整座祠宇的主体建筑,也是祭祀活动场所。

  享堂呈“十“字型,正中堂额“忠烈祠“系衍圣公亲书。堂内靠后突出部分为讲坛,坛后巨碑如屏,居中竖刻“捍卫华夏阵亡将士总神位“,两边刻有此番北上数次战役阵亡将士的神位。

  享堂是忠烈祠最大的建筑物,可以容纳五百人,双面浮雕三拱的汉白玉石门。正面上部,六根花岗岩石柱稳托着朱红色歇山式双檐,中间两条柱上悬挂着金色的长方形横匾,其上题字“忠烈祠“。

  在享堂大厅后墙壁上,嵌着三十六块汉白玉石碑,上面刻着历代仁人志士的爱国诗词。堂内东西两侧用汉白玉碑座形式展出了刘有财等三十七位阵亡将领的生平事迹、阵亡将士遗物及各方官吏、大佬要员的题词。

  并且在大堂门外还建有一块巨大的无字碑,意思是忠烈们的英勇事迹是无法用文字来表述的,要所有人用心去缅怀!在它的左边有一块双面刻着“万民到此,皆应致敬“的致敬碑。在碑的两旁是青松翠柏,意为烈士名垂青史,安息名山。

  祠宇周围为公墓区,分布着六千多名将士的墓葬。

  当众人在刘君韬的引领下来到此处的时候,民部部长郭永忠早已派人在此处准备好祭坛,刘君韬便率领众人依次祭拜。

  先是刘君韬和玉山镇的文武官吏上前祭拜,众人都是神情悲壮,刘有福更是失声痛哭起来。

  接着是李千户、单先生等各地官吏的下属、心腹,众人也都是大礼叩拜、上前敬香。

  而后是山东各地前来的士绅豪强,众人见到如此规模宏大的忠烈祠,早已经是激动不已,此时为阵亡将士行大礼,也是满心的崇敬。

  最后便是各地赶来的百姓,只见众百姓纷纷跪地叩拜、上香,不少人都是口中念念有词,在祭拜的时候竟然在请神求事,显然已经将忠烈祠内的六千多名将士当成了神仙!

  刘君韬等玉山镇将士见状无不感动,身为大明武人,在死后能化作百姓心中的神仙,也算是无上的荣耀了!

  接着,刘君韬便在所有人的注视下走到了祭坛上,当众宣读祭文。

  “正统十五年,瓦剌凶寇荼毒华夏,北边各地烽烟四起,值此国难之时,我国朝上下举国奋袂,人人效死。我玉山镇、兖州府各地将士,莫不忠义奋发,亿万一心,以与强寇相周旋。数月以还,五洲瞠视,北边震骇。而我成仁将士,以悍勇精神,保卫国土,以七尺之躯,换取光荣。开创亘古未有之伟绩,尤为万代所崇敬。余忝总戎重,转战战场,目睹成仁将士,前仆后继,视死如归之忠勇,未尝不肃然动容。而一念及浴血縻骨之壮烈,

  请收藏:https://m.asccu.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