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三百零二章 北京保卫战(一)_天策大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撤的几天时间里,于谦调度各方积极备战,日夜赶造武器,装备军队。在北京周围布置兵力,严把九门。

  同时,于谦命令石亨负责日夜操练各部兵马,以便迅速地提高明军的战斗力,还命令京城周边各地加紧修固沿边的大小关隘。

  短短几天时间,北京城周边就逐步形成了一个依城为营,以战为守,分调援军,内外夹击的作战部署,于谦也做好了与瓦剌大军决战于北京城下的准备。

  在调动兵马的同时,于谦也总结了土木堡之战失利的原因,认为五十万明军长期在风雨中辗转,军粮不备、军械不习、运输不及时,连唯一的饮用水源都被切断,在人饥马渴的情况下,是不可能打胜仗的。

  因此,于谦想尽了办法筹集各种物资备战。

  此时除了刘君韬所部兵马几乎人人披甲之外,剩下各部明军将士仅有一成左右的将士有盔甲,兵器也是严重不足。

  为此,于谦一方面命令工部加紧赶制,一面将各地库存兵器调入京城,以便补充守城部队。

  就在这几天的时间里,于谦就囤积了头盔九千余项、甲五千余件;神枪(火枪)一万一千余杆、神铳(火铳)两万多只,神箭(火箭)四十四万枚、各式大小火炮八百余门!

  在粮草方面,于谦也是颇下功夫,此时供应北京城的粮食还有数百万石储备在东郊的通州,可供京师军民一年的食用。

  这些粮食由于数量太多,所以在短期内无法运到北京城内,石亨便担心被瓦剌大军利用,主张将这些粮食烧毁。

  但于谦不同意,认为这些粮食是守卫北京城的重要物质基础。

  因此,于谦便采用了一切措施运粮。除官府征用的五百辆大车昼夜运粮外,还动员百姓及官兵的家属、亲友自备车辆前往通州运粮。

  为了鼓励民间协助运粮,于谦还提出,对运二十石以上粮食进京城的人,官府发放一定的运费,还另发白银一两以资奖励。

  重赏之下必有勇夫!

  在于谦的督促下,从京城到通州之间,浩浩荡荡的运粮队伍川流不息,昼夜往返。不几天的工夫,就把通州积压的几百万石粮食运进京城并储备起来。

  与此同时,于谦还将京城内的木土、瓦匠、石匠等统一编成工匠队,日夜进行训练。

  这些工匠队抓紧时间筹集了大量的砖石、木材、石灰、工具等,以备战时急用。

  而且,这些工匠队还加固北京周边四十五里的城墙,增修了京城的崇文、正阳、宣武、东直、朝阳、西直、阜成、德胜、安定九座城门,特别是城北的德胜门、安定门,城西的西直门和阜成门,按照于谦的命令,工匠队只用了三天时间就把这些城门的城内侧由土筑改为砖砌,并深浚了城壕,加强了城防,在城墙堞口设置门扉,在城东、西、南面城

  请收藏:https://m.asccu.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