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百七十二章 瓦剌生变_天策大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但波及的范围很大程度上只局限在军事和政治上,华夏还是会保留一丝元气。

  至少在面对外敌之时,武人变现出来的血性是强于文官的,毕竟一个朝代的安危,是要靠武人的鲜血来维护,所以武人的骨子里便比文官多了一份忠诚。

  话又说回来,凡事都需要平衡,无论文官武将,都要相互制衡,任何一方过于强大,对于华夏来说都不是好事!

  这一点,刘君韬是再清楚不过的了,毕竟自己比此时的人多了三百多年的见识。

  向群又是独自喝了一杯酒,重重的叹了一口气,说道:“也许刘参将也都知道了,现在国朝外有瓦剌为祸,瓦剌在九边塞外屯兵数十万,随时都有可能叩关南下,现在就差一个南下的机会和借口了!”

  说到瓦剌大军,刘君韬的心中也像是堵了一块大石头一般,心情瞬间便感到有些沉重。

  “一旦瓦剌大军南下,国朝要靠谁来保卫疆土?”

  向群瞪着眼睛大声吼道:“要靠咱们这些武人!要用咱们的血和脑袋,去抵挡鞑子的快马弯刀!而不是那些文官的嘴皮子和阴险伎俩!”

  听到这里,刘君韬也是深有同感,后世就普遍将明末的东林党形容为:“开口必大义,临难必变节!”

  文官之中肯定是有不少忠正之士、英烈之臣,像是文天祥、张煌言等等。

  但是文官之中也有许多败类,例如钱谦益(水太凉的那位)、孙之獬等汉奸。

  而且,一旦华夏有难,冲在最前面和鞑虏血战的,还是大明的武人,这是不争的事实!

  刘君韬看着双眼有些微红的向群,暗道:“这个都指挥使,也是一个耿直、血性的汉子!”

  “刘参将,如今从朝堂到各地,文官不断争权夺利,我甚至听闻在京城内的同僚说,朝中的那些大员还要将军权交与文官执掌!这真是天大的笑话!那些手无缚鸡之力的文官懂得行伍之事吗?他们知道如何排兵布阵吗?让他们指挥千千万万的将士上阵杀敌,那是在亡国!”

  看着越说越激动的向群,刘君韬急忙低声说道:“大人!慎言!”

  向群只是重重一叹,又干了一杯酒。

  “看来都指挥使大人平日里没少受那些文官的气啊!”

  刘君韬也是感叹道:“大人说得确实在理!现在国朝的那些文官已经不是汉唐时候文武双全的英才了,那是的文人能够出将入相、横行沙场,都是有真本事的!诗仙李太白还能仗剑行天下、手刃悍匪徒呢!要是这样的文官指挥咱们,我倒是也认了!可是如今的文人只知道吟诗作对,有几个能跨马拔刀、征战沙场的?”

  向群闻言就好像是找到了知己一般,当即说道:“刘参将果然见识非凡!”

  接着,向群又说道:“如今,瓦剌数十万大军蠢蠢欲动,朝廷之中的那些文官不是

  请收藏:https://m.asccu.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