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四百九十四章 吊民伐罪,却之不恭_从笑傲江湖到大明国师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他依然没有下达抓捕江湖中人的军令,一直到次日一早,东门刚打开,闻听讯息的江湖中人一哄而逃,神英才不紧不慢回了一封“经查本地实无此人”,命人快马加鞭送出嘉峪关。

  杨一清的目标叹息不已,神英这操作已经给了西军巨大的理由。

  更险恶的是西军手握证据,一旦他们掌握神英与那些贼子斯通的证据,这个甘肃总兵只怕要被那些文人先下手撕碎了。

  “西军没有什么了不起,有胆他们来。”神英不以为然。

  晌午,北庭发来的第二封文书到了。

  上面就一句话:“尔既从贼,我当伐之。”

  临洮府刹那攻破,自山上长驱而下的大军早间到达门外,晌午时分高岚的大纛便到了府衙之中,当天有万民汹涌而至,先告临洮府知府纵兵掠夺粮食,再告江湖帮派危害一方,到黄昏,有人披血衣,一路跪行到此,状告江湖帮派掠夺人口之罪,再告临洮府知府以下人员威逼民众不得上告此事于朝廷之罪。

  高岚命人点察仓库储存,打开粮仓放出粮食,一时满城欢呼。

  不两日,河湟震动。

  又过了两天,自中原地区往返的商队捉住了西陲发布的海捕文书上要求“天下人共起而诛之”之人数十,在天水、平凉乃至凤翔府向当地官衙提出控诉,值得玩味的是,各处均以“西陲军令,本处不可奉行”为由拒绝了审理,有几支商队竟遭遇了“蒙面强盗”的攻击。

  此事一经曝光,当即四海一片震动,正在西安府做客新修好的秦王府的王守仁等人惊怒交加。

  胡大海请命:“我等当再出使西陲,要问一问他们到底想干什么。”

  王守仁也心情郁结,别的都好说,唯独出兵临洮府这可坏了规矩了!

  “我亲自前往,倒要问一问高岚是不是朝廷的官吏,非法进攻临洮府,这是造反!”王守仁当即动身。

  但他们还没出西安府,一封来自河套之南的书信令他们怅然若失。

  卫央亲自挥军东进,在贺兰山北麓与鞑靼一个万户作战,彻底扫平了鞑靼人在河套以西的所有据点,换句话说,河套地区以北,如今完全落在了西军之手。

  “这小儿恶毒的很呐!”王守仁呆若木鸡。

  若西军不动只攻打临洮府,天下人也有话可以说。

  可卫央挥军攻占河套以北的大片土地,那是和大明的仇人作战,这便是国战。

  “临洮府还是要去的,一旦这个地方落入西军之手,他们随时可绕过嘉峪关一路东进,威胁关中地区安稳,必须让他们退回去。”杨一清亲自来送别王守仁,他忧心忡忡道,“如今我们北边面临贺兰山大军的威胁,他们随时可一路南下直达西安府,临洮府若是落入他们的手中,我们的战略压力就太大了。”

  可他哪里想得到,王守仁反倒希望西军不要退出临洮府。

  因为如此一来,西军便失去了大义名分。

  这比什么都重要,因为西军如今的名声太好了,在大义上丢分,比一城一地的得失更能影响西军的形象,也影响他们在天下人心目中的口碑。

  “我又何尝不知如此,可那边的战略地位太重要了,临洮府在手,我们便多一个威胁青海的战略要害,一旦临洮府落入西军之手,他们威胁的是整个关中地区的安宁,我们只有走一步看一步。”杨一清暗暗提醒道,“卫央这个人,如今看来是断不可留了。”

  王守仁默然,不赞同但也没反对。

  一路昼夜兼程,王守仁引着一支人马赶到临洮府,并没人阻拦,由是得见在城内另立一营地的高岚。

  胡大海质问:“你知道你们这是在做什么吗?”

  高岚指了指帐外,换了个坐姿继续看书。

  小郎君的兵法真是太精彩了。

  王守仁当即感觉不对劲,出门往旁边一瞧,只见一面偌大的旗,上头只写着四个大字,曰:吊民伐罪!

  这……

  “这是当地人送的。”旗杆下的军卒告诫,“民心向我,我们还能却之不恭乎?”

  请收藏:https://m.asccu.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